2018年以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在省、市科技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,我区紧紧围绕市委、市政府的部署要求,优化工作举措,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,深入实施“科技兴区”战略,强化科技管理职能,全区科技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。
一、研发投入情况
(一)基本情况
截至目前,我区共有规模以上企业91家。预计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2亿元,增长12.3%;实现工业税收7.4亿元,增长26.8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.1%,
2017年,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5792万元,占GDP比重0.24%;2018年,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预计2亿元,占GDP(457.2亿元)比重0.44%。
(二)存在的问题
一是企业研发认识不到位。研发投入具有投入资金多、风险高、回收期长等特点,且短时间难以见效。大部分企业只注重眼前效益,不注重长远发展,真正对研发投入有足够重视的企业较少。我区主导产业中,研发投入较多的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产业,其它产业相对较少。二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。经费投入是研发活动的保障,企业经费投入不足,使得企业科技投入与研发活动受到影响。2017年,全区85家规模以上企业中,开展科研活动的企业仅17家,占20%。2017年,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0.24 %,低于省、市平均水平。三是企业研发人才缺乏。科技创新人才是企业技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影响着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。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、企业自身人员素质普遍较低,都严重影响企业科研进度。调查表明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人员(R&D)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比重只有3.49%。四是研发投入填报质量堪忧。2017年我区规上企业自发填报的研发投入数额达2.3亿,但最终国家统计局审核后的数额只有5792万元,填报数和认可数相差较大。因填报的不规范,导致最后显示的研发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出我区的研发投入。
二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情况
(一)加强政策宣传,激发企业热情
一是上门宣传。2018年以来,我区组织科技局等单位多次深入企业上门辅导,将国家、省、市、区对高企的支持政策传达给企业,提升企业对申报高企、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全面认识。二是加强互动。我区建立了科技企业微信群,加强了与企业的在线互动,同时利用该平台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意义、程序和税收优惠等政策进行宣传,及时发布科技动态信息,提供政策咨询服务,使企业充分了解认定高企的优势,以此帮助企业知晓政策、用好政策、用足政策,激发企业申报热情,提高企业申报积极性。
(二)加强走访摸底,积极组织申报
2017年,我区印发了《临川区区级科技创新财政性资金专项管理办法》,企业申报高企的积极性逐渐增加。在对区内企业进行走访摸底后,2018年,我区共推荐15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,第一批已有7家获得高企证书,第二批高企还在等待公布,预计全年共11家企业通过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。
三、2017年度创新能力监测指标数据分析
(一)创新投入指标
1.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:我区财政科技支出为10410万元。
2.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:根据《江西省科技创新促进条例》中第三十七条要求,我区人民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不低于2%,符合要求。
3.万名就业人员中研究与开发(R&D)人员数:我区比例为4%,数值相对偏低。一是由于我区人口基数偏大(110万人口),二是存在漏报的情况(据了解我区研发开发人员数量远不止申报的数量)。
4.全社会研究与开发(R&D)经费支出占GDP比重:我区只有0.24%,远低于全市的0.79%。一是由于我区GDP数据包含了高新区数据,但研发投入却不包括,导致分母过大;二是我区研发投入填报的质量不高,填报数额近2.3个亿,但最终国家统计局认可的数额却只有5792万元。
(二)企业创新指标
5.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:我区达到3.57%,位于全市前列。
6.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人员(R&D)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比重:我区比例为3.49%。
7.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占比:我区数据较低,为2.35%。2017年,我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2家(丰临医械、自立环保)。
(三)创新环境指标
8.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及研究开发机构数:10个,我区相对处于前列。
9.创新密集区数:我区没有。
10.企业享受研发经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获得的税收减免额:1083万元,我区相对处于前列。
11.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额:我区为3759万元。
12.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(GDP)比例:我区为2.37%,该项GDP数据包含了高新区数据。
(四)创新绩效指标
13.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:省里直接反馈为36.5%,处于全市前列。
14.高新技术企业数:我区上报数为43家,因申报省级创新型区的需要,纳入了高新区的数据,实际我区2017年高企共12家。
15.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:我区为34.16%。
16.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:临川为122个,此数据由省知识产权局提供,也包含了高新区的数据。
17.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:市科技局反馈为0.55件/万人。
18.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:17个
19.农产品“三品一标”产品数:116个
20.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:23990元
21.万元GDP综合能耗:0.413吨标准煤/万元
(五)选填指标
22.科技金融支持力度:2017年,我区贯彻落实“降成本、优环境”各项政策,兑现各类企业发展扶持资金2.52亿元,通过“助保贷”、“财园信贷通”帮助45家企业融资达2.2亿元。其中1.22亿用于我区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。
23. 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:我区登记在网的有1亿元。
24. 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数:我区共有两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(中药材团队和蔬菜团队)共32人为我区提供科技服务。
四、2019年工作打算
2019年,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,紧紧围绕市委、市政府工作部署,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加快创新型区建设步伐,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。
(一)促进企业科研再上新台阶
一是加强对研发投入的激励。研究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,在金融、财税等方面加大政府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补助,提高企业科研投入和创新积极性。
二是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。一方面,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,加强对高科技人才的扶持,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和人才发展环境;另一方面,鼓励企业培养和吸纳研发人才,挖掘和培养领军人才,组建专业人才队伍。
(二)促进科技创新再有新突破
一是积极创建省级创新型区。根据《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》和《江西省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行动方案(2018-2020年)》要求,把创建省级创新型区作为全区重点工作来部署推进,力争2019年入选省级创新型区。同时抓好专利申报和专利保护工作,建立健全我区知识产权创造、管理、运用和保护工作体系。
二是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企业。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,将符合条件的规下企业升级为规上企业,加强政策宣传及服务指导,动员条件成熟的企业和我区主导产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。
三是积极做好企业入库和平台创建工作。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,对企业开展面对面服务,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申报工作。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工程,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。培育并依托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,有计划地开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。